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8篇
财政金融   100篇
工业经济   122篇
计划管理   378篇
经济学   480篇
综合类   427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39篇
贸易经济   300篇
农业经济   507篇
经济概况   3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02—2011年中国新型城市化空间格局与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型城市化的内涵,从经济、社会、生态、城乡和城市现代等方面,构建中国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份进行测评。同时,运用空间分析工具和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收敛性。结果显示:1全国新型城市化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整体水平差异较大。2在空间格局分析上,各省域新型城市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地域总体格局呈现三级梯度分布的趋势;新型城市化主要是靠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拉动的。3在收敛分析上,新型城市化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应用合理空间模型(SEM)能加快收敛的时间。4在收敛检验方面,引入变量大大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程度,并且城镇人口比重最大。研究认为,要加强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2.
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蕾  田玲玲  罗静 《经济地理》2015,35(2):114-119
通过对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进行分类,调研整理武汉市中心城区现有创意企业的基本情况,利用Arc GIS10建立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7大类创意企业的空间数据库,运用栅格法分别计算绘制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机构密度图,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揭示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空间分布规律和各类型创意企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武汉市中心城区创意产业企业在中心城区商圈附近高密度面状集聚;2沿河与沿交通干线次密度带状扩散;3高校与高科技园区周边地区低密度点状蔓延;4各类型创意企业中心城区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表现为三种形态、三种密度和三种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总结武汉市创意产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武汉市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3.
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地本质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从旅游地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寻求旅游地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基于空间生产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活态性,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和功能演化是由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基本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文化场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真实场景,体现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74.
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网络的时空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估测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0位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时空演化格局,并从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的角度揭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网络的等级结构。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全球已经形成以北美、西欧、东亚—东南亚三个区域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主体,三个区域内部港口间集装箱贸易连接为支撑的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空间格局;2全球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网络的复杂性与完整性大大增加,各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流在研究期内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的空间递减过程,地理邻近依然是有利于促进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流的一个重要因素;3全球多数港口间的集装箱运输贸易联系比较松散,仅少数港口的联系紧密,这种全球集装箱运输贸易港口分布格局等级差异的形成是世界海运贸易网络区域分异、组合特征的反映;4港口集装箱运输贸易首位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港口的相邻或接近以及集装箱运输贸易组团核心强大的经济吸引力,成为全球港口间集装箱运输贸易的首位联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基于首都城市与港口城市空间耦合形成世界城市的国际发展事实,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秦皇岛市承接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的战略契合点,计算秦皇岛市域空间聚集—扩散程度,剖析秦皇岛市空间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组团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是秦皇岛以出海通道和滨海客厅为战略契合点,全力延伸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和区域溢出的最佳模式。为此,秦皇岛应以"两轴、两翼、四级"贯穿"人字轴"城市组团总体布局,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网络化发展;以国家"第二会客厅"、国际滨海旅游港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打造北京世界城市功能区域溢出的枢纽—网络化承接平台。  相似文献   
76.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以2001、2006和2011年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数据,借助GIS技术,对旧城改造区的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的10年期间,区域始终以农用地为主要覆盖类型,一级农用地变化幅度不大,农用地下的二级地类发生较大转变,其他农用地向林地及园地发生大幅转化,主要原因是北碚规划建设生态型新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到2011年达到区域18.03%占有量,建设用地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2001—2011年,区域景观破碎度呈现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再到小破碎度的趋势,到2011年破碎度达到最小值;区域各地类的分维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自然景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7.
上海城乡经济多样化测度方法及其演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忆邵  吴婕 《经济地理》2015,35(2):7-13
以上海市为例,从作物多样化、产业发展多样化、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城市经济功能多样化等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定量测度方法并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50年以来,尽管大多数区县的作物多样化程度趋于下降态势,但上海郊区的作物多样化程度依然较高;近郊区的作物多样化程度的下降幅度大于远郊区,且两者的作物多样化程度在1990年前后发生了明显改变。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发展日益趋于多样化;上海工业则经历了"两升两降"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优势工业行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与其它工业行业的分散化和多样化交替演进;上海服务业的多样化程度总体上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31996年以来,上海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指数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且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总体较高。41980年以来,上海城市经济功能多样化态势日益明显,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多样化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8.
文章基于MPAA模型理论,就不同联合模式下消费者的要素品牌属性评价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要素属性地位和信息类型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尽管消费者在联合高知名度终端品牌模式下对要素品牌属性的评价更高,但联合模式的作用受到两个边界条件的影响。当提供公司信息时,附属要素品牌未能通过联合模式提高消费者对属性的评价;当提供产品信息时,无论要素品牌属性地位如何,联合高知名度终端品牌都能获得更高评价。  相似文献   
79.
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与模式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生态城镇化的理念,并诠释了生态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与特点,阐述了其包含的田园城市、精明增长、公交导向开发、低冲击开发、被动式设计、分布式微循环、生态修复、分类回收与处理等规划理念,从完善的生态功能、优良的环境质量、洁净的能源消费、优化的城镇布局等四方面构建了生态城镇化的目标体系,最后在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城镇化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生态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生态城镇化政策保障体系、夯实生态基础设施、优化生态城镇化的考核指标与机制等四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
马瑞平 《中国市场》2008,(2):150-151
在分析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基础上,对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1+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方向:服务市场需求;2个强化:强化实践能力,强化职业素质;1条道路: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